大众集团-全讯资讯网

集团动态

爱屋吉屋之“死”与滴滴的巨亏

2019-03-08    

进入2019年不久,曾备受热钱追捧的互联网房地产中介平台爱屋吉屋宣布,公司的整租、二手房业务全部结束,网站、app停止运营。从最高估值10亿美元到黯然退出行业,留给人们的除了唏嘘,更多还是教训。

 

来自互联网的“飞机大炮”

2014年3月,爱屋吉屋横空出世,联合创始人邓薇和黎勇劲刚刚从上一个创业项目——打车软件“大黄蜂”中退出,又马不停蹄地杀向从未涉足的房地产中介市场。借助o2o创业高潮,爱屋吉屋迅速吸引到“热钱”。资本带来的膨胀,给了公司创始人信心,扬言要“颠覆房地产行业”,“用互联网飞机大炮的方式挑战传统房地产中介的刀耕火种。”与传统房地产中介行业相比,爱屋吉屋打造“轻中介”模式,以自建的线上平台进行找房、预约,并通过高出行业一倍的薪资组建线下经纪人团队进行带看、撮合交易。“放弃笨重的传统中介门店”,以及低中介费 高提成”是其与传统房产中介的最大区别。

同年,在网约车领域,刚刚完成c轮投资的滴滴打车,借助资本的力量,与对手“快的打车”展开激烈竞争,用高补贴争夺司机和乘客,并击垮了其他30多家竞争对手。

两位大黄蜂创始人,并未从网约车乱象中吸取教训,反而在房地产中介领域效仿滴滴,实行不计成本的补贴策略,一头扎向资本深渊。凭借着2015年前后5轮合计3.5亿美元融资,爱屋吉屋将买房、租房中介费降低到行业水平的一半,并用铺天盖地的广告获取客源,以资本加持,短期内挖来大量经纪人跑马圈地。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爱屋吉屋在北京、上海网签量合计1.78万套,一度在北上广等多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量进入前三,行业规模仅次于链家和中原地产。

“我们要很快把自己催熟,蛋白粉吃起来,壮起来。”邓薇曾毫不避讳地承认,“爱屋吉屋是热钱催熟的产物。”

 

热钱退去,投机者终将自食恶果

由于爱屋吉屋“低中介费 高提成”的商业模式,远远背离房地产中介行业“高佣金 低工资支出”这一通行百年的行业定律,导致每月净亏损最高8170万元。面对连续亏损,爱屋吉屋才意识到线下门店的重要性,开始布局曾誓言要颠覆的“笨重的传统中介门店”,但与链家、中原等行业巨头相比,这时的爱屋吉屋已无机会。2016年开始,爱屋吉屋再未获得任何资本注入,逐渐褪去互联网光环,变成一家传统中介机构,直至最终消亡。

这一幕,对于网约车行业并不陌生。曾经以“出租汽车行业颠覆者”形象出现的滴滴,同样重线上信息技术、轻线下服务管理,突破法律监管,组织没有资质的人员和车辆从事运营,靠补贴抢占市场,排挤竞争对手,6年来烧钱数百亿,从未盈利,到2018年底已累计亏损金额超450亿元。

6年过去,传统出租汽车行业并未被颠覆,倒是滴滴非法运营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公平竞争,饱受社会各界抨击,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黑车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爱屋吉屋之死是给网约车行业投机者的当头棒喝,也在警醒监管者,坚守职责,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保护好合规守法企业的正当利益,不能放任资本横行,任由挟持资本的“野蛮人”以不正当手段打压合法正规企业,践踏原有行业环境,对整个社会生态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