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全讯资讯网

集团动态

【大众品牌故事】敢于挑战,勇于革新 大众旗帜鲜明创品牌

2021-11-04    

扬手即停,上客问路,电脑计价,合理公道”这16个字相信所有大众人都十分熟悉,它就是“大众”创业之初的服务方针。(编者注:后来,大众的服务方针增加到32字:“扬手即停、上客问路、电脑计价、约时不误、电脑计费、公道合理、车辆整洁、礼貌待客”)

大众成立之初的上海出租汽车市场积弊经年,管理混乱,乱收费、拒载、绕道、怠慢乘客等现象屡见不鲜,乘客怨声载道。为彻底改变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形象,尽快树立“大众”这个新企业的服务品牌,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16字服务方针。只要乘客上了车,无论路途远近、单程来回、市内郊区,驾驶员必须为客人提供服务,只有客人选择驾驶员的自由,没有驾驶员挑拣业务的权利。一石激起层浪,16字方针一出台,对原有的“游戏规则”无疑是当头棒喝,一场不正常的“争夺战”从1989年的新年开始爆发。

习惯于“钓鱼”、“斩客"的个体司机坐立不安,他们处处设障,故意刁难。大众驾驶员有的被他们围攻,抢走顶灯;有的被人家把轮胎气放光;有的被“包饺子”困住。当时还有些社会无业人员利用公司“扬手即停,上客问路”的服务方针,做起了叫车的“黄牛”。

1989年1月30日,新民晚报反映大众200辆出租车实行“扬手即停,上客问路”的服务后,使少数习惯了“钓鱼”、“宰客”的个体司机坐立不安,他们处处设障,故意刁难,但大众司机坚持优质服务,受到广大市民称赞。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看到这篇报道后做出批示:这篇报道写得好,“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就是要成为表率,其他国营出租汽车公司也要抓紧整顿,赶上来。少数个体司机如此刁难,看来处理还是轻了,去年北京吊销出租汽车司机执照超过一千人。

为了坚持贯彻和维护这16字方针,大众人讲过理、流过汗、淌过血、也掉过泪。

1989年7月的一个夜晚,一对老年夫妇正在上海新落成的火车站外的天目西路上散步。突然间,老太太感到一阵阵腹痛、不由得蹲了下来,额头上渗出了冷汗。老先生环顾四周,急欲拦车送老伴去医院。可是接连拦了几辆车都未成功,不是飞驰而去,就是干脆回答:“不去的。”正当老人扶着老伴不知所措时,一位着西服,架眼镜,外表颇为斯文的青年走到了老先生面前:“我可以帮你叫到车子,但你得付点小费。”老人情急之下只好答应。青年跑到路边,让过了几辆擦身而过亮着空车灯的出租汽车,径直冲远处驶来的一辆“大众”出租车高高地扬了扬手。红色桑塔纳“吱”地一声停在了他面前,年轻的大众司机非常客气地打开了车门,把3人请上了车。

“送这位老太太去北站医院,我在前面下车。”说完这句话,青年凑到老先生面前,用3根手指暗示了他所要的小费数额。“怎么,你们不是一起的?!”大众司机吃惊地大声说。“不要哇啦哇啦,到时候给侬一张,勿要拎不清。”小青年虽压低了声音,但显然他十分不耐烦大众司机的“多事”。司机并没有理会他,说:“老先生,乘坐我们大众的出租车是不需要人家介绍的,只要看见大众的空车,招手便可乘坐。”老人听罢,恍然大悟。青年见司机不买账,便面露愠色,示意司机将车停在前方一个弄堂口,说是要下车,当然还不忘用眼神在催促老先生……老人虽是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掏出了30元钱准备“酬谢”青年的“帮助”。大众司机见状断然道:“老先生,你不能付这钱。”他严肃地对青年说:“你怎么可以乘人之危,这种钱你也收!”青年脸色大变,在车还未停妥的情况下就打开车门,迫不及待地下了车。随着他几声短促的口哨声,一下子不知从哪里围上来4、5个年轻人,用极其粗俗的语言攻击大众司机,有一个还从窗外伸进拳头朝司机的脸上猛击了两下,殷红的鲜血从司机的嘴角了出来。痛苦呻吟着的老太太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吓懵了,浑身直打哆嗦。看着老伴苍白的脸,老先生劝住了好心的大众司机,胡乱地将一些钱塞进了那青年手里,请求司机赶快开车。司机回头看了看痛苦的老太太,抹去嘴角的血迹,起步上路。“老先生,我们大众公司实行‘扬手即停’特色服务,那些黄牛就以帮乘客叫车为名敲竹杠,我们大众决不允许这种现象蔓延,现在先送您太太去医院,回头我就去派出所报案。让你们受惊了,真对不起。”大众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表示着愧疚。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构筑和支撑着“大众”这块金字招牌。正是有了这16个字、有了大众人捍卫这16个字的精神,“大众”才能由小壮大,不断创新,13年来始终走在行业前列。自1999年第三季度上海市开始实施出租车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评比以来,“大众”连续稳居榜首。细述起来,当年的创业16字委实功不可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