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两条与出租车有关的新闻被广泛转载。一条是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在一次会议上责令该市交通部门2个月内治理好出租车乱象,尤其是火车站、机场的拒载、乱载客、乱拼车等现象,并“怒斥”:“再管不好,就整个班子给你端掉!”另一条是西安广播电视台一档直播问政节目中,西安市高陵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刘鹏武表示要对记者调查反映的黑车问题进行全面调研时,遭主持人连发数问怒怼:“您当了三年的交通局长,这些问题还用现在重新调研吗?为什么有这么多‘黑车’?为什么有人坐‘黑车’?您应该早就心知肚明了。”
这两条新闻备受关注,是因为击中了市民乘客出行的痛点,市委书记和电视媒体仿佛成了他们的代言人,说出了他们反映多年而始终悬而未决的问题。
然而,在痛快之余,如果我们站在被“怒斥”和“怒怼”的交通部门一方来考虑,整治市场乱象必须找到症结,就远非一次两次怒怼怒斥能解决。
对于柳州市出租车乱象,柳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回应:“没有不敢管的现象,也不存在管不了的情况。”柳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处长洪伟林介绍:近年来,网约车冲击、私家车保有量增加,导致巡游出租车驾驶员收入大幅下降,部分司机期望通过拼车、议价降本增收。同时,出租车市场不景气,从业人员队伍素质降低,经营主体责任、行政管理监管弱化,均导致出租车乱象。
看来,柳州市的交通主管部门是了解出租车乱象背后症结的,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来自网约车非法运营的冲击。据报道,柳州市网约车新政从2018年4月1日正式实施,但到7月31日,全市只有34台车辆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而根据公开信息,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滴滴至今尚未在柳州市获得网约车运营许可证,却一直在组织和从事网约车非法运营。显然,非法网约车对于当地正规出租汽车行业的冲击很大,出租汽车司机增加收入的愿望也可以理解。所以,柳州市在整治出租汽车乱象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一视同仁,对该市的非法网约车进行同样严格的监管呢?
另一条新闻中的西安市高陵区于2015年8月正式撤县设区,是一个成立只有3年多的行政区,在西安市地处位置相对偏远,但是发展迅速,曾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正如该区交通局长所说,当地的出租车市场还在发育、车辆保有量不足,而群众出行又有相当大的需求,所以给黑车以空间,给执法的末端管理、街头执法以巨大压力。可见,该交通局长对“黑车”大量存在的原因并非一无所知,只是当地正规出租车供给远不能满足乘客需求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区级交通局长可以解决的。如果节目主持人提出适当增加当地合规出租车运能、压缩黑车生存空间的解决办法,或许会比单纯“怒怼”更有建设性和说服力。
类似柳州和西安高陵区的问题在全国许多地区都存在,如果就事论事,单独将其作为“巡游出租车”或“黑车”问题进行治理,结果很可能治标不治本,只有从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增强企业经营动力和改善从业者收入等多角度入手,才能综合性地解决问题。
在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不如人意的背后,有两点深层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近几年来,各地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很大程度来自于非法网约车运营所造成的颠覆性破坏。非法网约车严重破坏了出租汽车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侵害了正规出租汽车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导致乘客流失、驾驶员收入减少、劳动强度增加、道路通行状况恶化。这种破坏是灾难性的,摧毁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各地已逐渐形成较为良好的出租车规范,包括上海等原来出租汽车服务质量在全国领先的城市。
其次,全国大部分的出租汽车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滴滴等网约车平台挟千亿资本进入出租汽车领域,通过巨额补贴掠夺市场份额,大肆进行不公平竞争,中小型出租汽车企业根本无力抗衡组织非法营运的“巨无霸”,绝大多数出现了经营效益大幅滑坡,甚至处于亏损边缘的状况,由此失去经营动力,或者干脆放弃管理,任由车辆和驾驶员“放羊式”生存,导致服务品质失控,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要解决当前出租汽车市场面临的问题,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是重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限制个别网约车平台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实施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让出租汽车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增强经营动力,让出租汽车从业者获得与劳动相应的收入,重新拥有职业荣誉感。在一些市场需求明显大于供给的城市,应合理评估出租汽车规模,适当增加运能投入,并有意识地引导部分网约车司机从事正规出租汽车运营,改善市场供需平衡。
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将网约车规范纳入政府监管。《暂行办法》试行2年多来,在网约车依法合规运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日益显露出法律层级较低、内容不够完善等局限性,各地政府部门在实际管理中,由于缺乏上位法引领,普遍存在执法依据不足、执法手段单一等问题。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部分省市,如广东、武汉、杭州等,已经将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纳入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对网约车和巡游车统一管理,并取得积极效果,不仅使网约车监管上升到地方法规层级,也从制度上明确了网约车属于出租汽车的一部分,不能游离于出租汽车行业的统一监管。事实上,将网约车纳入出租车统一管理,正是国际上大多数法治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在管理方面,青岛市近日的做法值得赞赏。据报道,从2月15日起至5月25日,青岛将在市区范围内开展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百日专项整治,一方面对巡游车查实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执法部门将依法给予出租汽车驾驶员和企业严厉处罚;另一方面,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对网约车的违规行为也将说“不”,特别是无证运营、线上提供服务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驾驶员不一致、在营运过程中巡游揽客等行为,一经发现,也将对驾驶员和网约车平台给予重罚。
在新一轮的出租汽车市场整顿中,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城市像青岛一样,对巡游车和网约车监管并重,真正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用客观、科学、公正的态度,把出租汽车市场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