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大众交通集团董事长杨国平与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会面,畅谈中日两国的出租车和网约车运营。
徐静波早年赴日,于2000年创办中文网站“”并担任社长,2001年在东京创办日文版报纸《中国经济新闻》,担任总裁,多年来致力于两国文化交流,这两年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向国内民众做了大量日本社会状况和经济文化的介绍。他在《日本为何没有“滴滴打车”?》一文中细数了日本国内的出租车管理制度和对网约车的态度,在中国业界广为转载。
见面时,徐静波介绍了目前日本的出租车及网约车情况。在日本,企业和民众秉持一个基本的理念——出租车是“运载生命”的工具,因此安全和舒适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日本的出租车司机有严格准入条件,必须获得驾驶执照3年以上才能申请,还要经过难度颇高的考试,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年半载是拿不到出租车司机执业资格的。正因如此,日本出租车的服务品质和安全系数都很高,一些知名的出租车公司更在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同时,日本的《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营业法》规定没有营运证的车辆不能向乘客收取费用,否则就属于非法运营的“白车”(即中国所说的黑车)。优步曾经在福冈地区试运营,但在合法性和民众的信任度上都遭到质疑,最终黯然退出。由此可见,即便受到互联网企业的挑战,只要传统行业保持高标准的服务品质、监管部门严格依法办事,行业仍然可以在有序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反观中国的出行市场,目前存在的乱象大多是因无序竞争而起。
杨国平董事长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他介绍了大众出租的发展历程,在面临网约车平台冲击时的对策,以及最近向交通运输部和国税总局致信要求对出行市场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的情况。他表示,以前大众交通与日本的出租车行业有密切交流,但近年来这样的交流日益减少,几乎中断,日本的出租汽车有百年历史,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希望通过徐静波社长牵线搭桥,恢复两国同行间的有益沟通。
两人还就出租车的特色服务、司机形象、企业创新,以及无人驾驶、旅游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讨论。随后,杨国平董事长向徐静波赠送了《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特别指出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对于大众出租诞生的重要影响,由此展开了上海出租车行业发展的历史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