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8日召开的交通局工会组建工作表彰交流会上,大众交通集团工会和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工会、大众巴士公司工会三家工会组织荣获2004年度交通局工会组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大众交通集团是交通局系统较早大规模使用劳务工的单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配合市政府再就业工程,大众巴士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纳纺织、轻工和国有公交系统的下岗、协保女工担任乘务员。1997年以后,为解决出租汽车驾驶员招工难的问题并配合崇明等地多余农村劳动力输出消化,集团又开始大量吸纳市郊的劳务工充实到出租汽车营运一线。截止2004年底,集团共有各类劳务工10900人,占职工总数的24.7%,其中外劳力1364名。
大众的各级工会认识到劳务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有向心力的劳务工队伍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把劳务工组织起来,关心起来,培养起来,是工会两个维护职能有机统一的重要体现。集团各级工会组织根据企业使用劳务工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源头上保证。集团工会在与集团行政签订的集体合同中明确指出,本合同的职工系指全体职工(包括与集团有劳务关系的职工),除一般条款外,集体合同中拟订了专门关于劳务工的条款,明示了集团对待劳务工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政治上关心。集团各级工会组织注重培养劳务工中的先进群体,推选了职工代表参加各级职代会,鼓励他们成为参政议政的企业主人。公司在员工中大力宣传劳务工中的闪光点,评选明星员工,宣讲他们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大众出租至今己有5名劳务工被评为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崇明劳务工黄雪邦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工作上指导。大众出租各分公司专门组织志愿者和劳务工结对,解答他们的疑难杂症。大众汽服公司在劳务工中培养技师等技术骨干,搬场公司涌现出了劳务工车长。
生活上关照。各单位劳务同样享受疗休养、体检等权利。大众搬场大众巴士等公司为外地劳务工建造了设施完备的宿舍。大众巴士工会还专程到劳务工的家乡慰问受灾的职工家庭,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誉并写来感谢信。大众搬场公司组织了上海第一支民工腰鼓队。
归属上激励。为切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留住优秀的劳务工,公司在关心的同时还注重给劳务工以实在的有归属感的激励。大众汽服在企业转制过程中让优秀的劳务工优先认购股权,使他们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大众巴士公司将徐雁等一些优秀的劳务工转为了合同工,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劳务工的工作积极性。
正是因为有了优秀的大众文化,有了企业长期以来的关心,所以在动员劳务工加入工会的工作时阻力就比较小,在不作强行规定,志愿加入的情况下,大众出租等单位90%以上的劳务工加入了工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