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全讯资讯网

集团动态

滴滴、神州、大众出行同台探讨新政下的网约车市场

2017-11-27    

9月2日,滴滴出行、神州优车和大众出行等三家网约车平台代表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大讲坛”系列主题讲座中同台交流,阐述了各自对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看法,并就分享经济概念下的交通出行新变化、新业态、新趋势展开探讨。

本次主题为“共享经济 智慧出行”的讲座由上海市经信委和科协主办,包括政府官员、大学学者、网约车企业经营者在内的近十位嘉宾参与并发表演讲。

现场,三家网约车企业的发言最受关注,原因之一是7月28日网约车新政出台后,社会各界对于新政执行的效果和出行市场未来的趋势十分期待;二是这三家企业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网约车平台——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后,在行业中处于实际垄断地位,其业态是c2c代表,受到新政影响的程度也最高;神州优车旗下的神州专车是b2c性质的网约车代表,主打自有司机和优质高价的专车服务;而上线不到半年的大众出行虽是网约车领域的新军,却是国内传统出租汽车企业创办的网约车平台代表。

新政出台前,三家企业曾经发表过针锋相对的意见,其中尤以滴滴投资人朱啸虎撰文指称神州专车是“伪共享经济”和大众出租致信监管部门、要求对以滴滴为首的网约车平台不公平竞争进行审查为甚。这一次是新政发布后,三家企业代表首次同台,加上三天前滴滴刚刚宣布与多家出租汽车企业签约合作,预示着其经营战略的转变,因此时机显得更加敏感。

不过,首先登台的滴滴出行政府事务总监凌亢的演讲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太多新的信息,他只是把滴滴一直标榜的共享经济出行模式重新宣讲了一遍。对于11月1日新政生效后,占据滴滴平台绝大部分的私家车将失去运营资质,滴滴如何维持营运车数量,以及近期滴滴频频向出租汽车企业示好,是否意味着滴滴将重新把出租车业务作为营运重点等问题,凌亢并未给出回应。

随后发表演讲的是神州优车副总裁臧中堂,他首先谈了关于网约车的两个观点,一是新政把网约车纳入出租车范畴,理应对网约车参照出租车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绝不是意味着私家车运营合法化;二是传统的出租汽车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因为它实现的就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然后,他谈了新政下神州的发展定位,一方面,神州作为b2c的网约车平台,可以确保车辆运营的安全和规范化服务,另一方面,神州将逐渐做到业务形态的多样化,在网约车以外,还会拓展到网络购车、网络金融等领域。

大众出行总经理袁栋梁登台后,用一个故事描述了目前网约车经营中的乱象——一辆大众出行的专车与某平台的网约车发生碰擦事故,对方全责,交警来处理,要求双方出示证件,大众出行的司机证照齐全,而且是有着二十年驾龄的老司机,那个网约车平台司机开的是一辆外地牌照的私家车,不仅没有营运证,就连驾照也不到一年,还在实习期内。

袁栋梁认为,造成网约车市场无序竞争的“罪魁”就是各平台的补贴,不仅给乘客和司机出行补贴,就连车辆非法运营被处以罚款都可以从平台“报销”。随着新政出台,以及投资者回报的考虑,专车市场将进入“后补贴时代”,相较于更新速度快、容易被覆盖的技术,各平台的服务和品牌对用户更有吸引力。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大众出行的司机一次接到一个订单,到了约定地点,一位老奶奶把上小学的孙子独自送上他的车,让他送到郊区一所学校上课。老奶奶说,因为你是大众的,我放心把孩子交给你。这样的用户信任,是大众品牌多年积累起来的无形资产,绝不是新兴的网约车平台一朝一夕可以复制成功的。

袁栋梁表示,大众出行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借助于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和线下管理经验,有信心快速赶上目前的主流网约车平台,并且走出一条轻资产运营、重车辆和司机管理、主打高端出行市场的特色道路。

对于这场“对话”,在场的业内人士表示,从三家企业演讲的内容可以清楚看到他们面对新政的不同态度:滴滴受到新政的冲击最大,因此态度谨慎,但从其近期的一系列举动看,不排除放出包括收购出租汽车公司在内的更多“大招”;神州的业务形态比较稳定,但是作为一家在新三板的上市公司,必须用更多有赢利想象空间的策略来给投资者信心;大众出行承担着传统出租汽车行业重振雄风的责任,当务之急是扩大市场规模,把品牌影响力迅速转化为市场占有率。相信随着上海等地的地方网约车管理细则制定出台,网约车市场的三方博弈也将继续进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