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公交西南公司电工总成班组的14名成员,承担着1200多辆营运车电器总成件的维修保养任务。由于维修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修理车间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始终难有突破。为了缓解这一状况,有效压缩维修材料成本,电工总成组从2006年初就注重班组的基础管理,抓牢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细节,从源头上对汽配材料的领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另外,通过与兄弟班组的合作,积极开拓修旧利废项目,并对高级车总成件进行了自修,大幅度地压缩了维修材料成本。
三本账簿
为了有效改善以往汽配材料无序领用的状况,杜绝无谓的浪费,班组强化了基础管理工作,注重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对单位价格较贵的高档汽配材料,班组设立了专门的领用账簿,详细记载了该配件的领用时间,数量和领用人。
对单位价格较便宜的一般汽配材料的领用情况,班组也没有忽视,按种类和型号进行分类,无一遗漏地在另一本账簿上进行记录。
自从设立了这两本账簿后,小组成员每日领用材料的情况只要翻翻账簿就一目了然了,杜绝了以往随意、无序领用汽配材料的情况,基本做到了用多少材料,领多少材料。同时,也对小组材料费用的统筹安排和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另外,班组还设立了生产情况日记账簿,详细记载每日小组各岗位维修、自制和返工总成件的数量,第一时间掌握小组各岗位每日、每周、每月总成件的维修数量和维修质量状况,为考核小组成员的工作绩效及表现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同时,这本账簿的建立,对小组研制和研修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客观的数据,为修理车间领导班子判断决策提供帮助。
自制创新
修理车间所负责维修保养的100多辆天然气(cng)公交车配置的起动机与发电机是进口的。进口起动机的价格为每台14200元,进口发电机的价格为每台14700元,该车型其它零配件的价格也十分昂贵,且难以购买,无法做到及时供应。班组在修理车间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开展了以国产件替代进口件的自制创新,降本增效活动。通过一个阶段的试验,班组自制的国产起动机与发电机的技术性能,均完全符合车辆使用标准,而且价格优势相当明显。国产起动机的自制费用为每台400元,国产发电机的自制费用为每台850元。今年以来班组共替换了近47台启动机,20台发电机,目前使用情况良好,节约维修材料费用共计82.9万元。
起动机与发电机在工作中经常发生短路现象,加装易熔线后可减少车辆抛锚,避免火警事故。采购一根易熔线需要115元,而自制一根只需5元。1-10月份,班组已自制易熔线900余根,节约费用约9.9万元。
班组还大力开展了修旧利废工作,如自制箱灯逆变器(15w 18w)近700只,节约费用约8.4万元;起动机齿轮修旧项目,节约费用约4万元等。
通过全体班组同志的共同努力,充分挖潜,小组维修材料费用收支保持平衡,并略有盈余。